《常州市“十四五”智慧城市建设规划》 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2-02-16 来源:常州市工信局
《常州市“十四五”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共五章,全文约3万5千字,主要阐明我市智慧城市建设背景、总体设计、总体架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保障措施,是今后五年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文件和行动纲领。
一、编制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将“科技支撑”作为构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发展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前沿趋势,是实现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城市综合发展质效、优化城市功能品质的重要途径。
当前,常州正处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加速时期,已建成“一中心四体系”的信息化总体框架,信息枢纽中心日臻完善,政务服务效率不断提升,城市管理能力逐步改善,民生服务普惠便捷,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但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我市智慧城市建设仍有差距,在信息化发展统筹协调、数据共享开放、城市治理数字技术应用等方面有待提高。为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创新民生服务方式,实现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和长三角智慧运行标杆城市战略目标,经过深入调研分析,在充分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类意见建议,形成了《常州市“十四五”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主要内容
规划指导思想明确、架构合理、目标清晰、内容完备,共分为五个部分,包括建设背景、总体设计、总体架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保障措施。
(一)建设背景
包括发展基础、存在问题以及面临的形式与挑战。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惠民服务、城市治理、产业融合等四方面总结“十三五”发展成绩,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市面临的形式与挑战。
(二)总体设计
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施路径以及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落实“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总纲领总要求,着力于高质量发展的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全面围绕党中央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突出常州“长三角中轴枢纽”区位优势,以建设发展苏锡常都市圈为重点,在更高层次和更深领域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地区合作。
2.基本原则:包括坚持统筹规划;坚持融合发展;坚持数据驱动;坚持惠民服务;坚持安全保障。
3.实施路径:以“强基、汇智、善政、惠民、兴业、安全”为主要抓手,实施基础设施云网融合、城市大脑赋能汇智、城市管治精细高效、惠民服务便捷普惠、产业经济创新集聚、网络安全切实保障,实现以“数智化”驱动常州“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智慧运行标杆城市”战略定位。
4.发展目标:到2025年,走出一条具有常州特色的以“强基、善政、惠民、兴业、安全”为宗旨的智慧城市发展之路。围绕“532”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常州“长三角中轴枢纽”区位优势,融入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上海都市圈,以精致化管理为主要特征,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高水平安全、人民高品质生活、社会高效能治理。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智慧运行标杆城市,成为全国数字化建设走在前列的一面旗帜。
(三)总体架构
常州市智慧城市建设围绕三横两纵的“1123”总体架构,即1个基础底座、1个城市大脑、2大支撑体系和3类智能应用,以“夯实一个信息基础设施底座,建设一个城市大脑,完善标准评估、安全两大体系,创新善政、惠民、兴业三大领域”为抓手,全面实现常州战略定位。
(四)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从“云网为先,建设高速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数据为擎,打造先进的城市大脑智能系统”“善政为要,构建精细精准的城市治理体系”“惠民为本,搭建均等普惠的公共服务体系”“兴业为旨,培育创新引领的数字经济体系”“安全为重,塑造健全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6大领域拟定31项重点工程,明确各项重点工程建设时间、建设内容、责任单位等。
(五)保障措施
制定“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完善标准规范,做好安全防护”“建立评估体系,加强考核管理”“创新投融资机制,落实资金保障”“重视人才培养,建立专家智库”“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社会参与”等6项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