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LED照明系统能结合物联网通讯技术与智能控制,利用可调控光照色温与波长的功能,针对不同应用场域、族群、时间点,提供符合生理与心理需求人因照明光环境。对于90%的时间都待在室内活动的人们来说,LED照明的弹性应用更能满足不同的情境需求,例如改善人体生理时钟、提升工作质量与睡眠质量,在心理层面上也能满足人们安全感的需求,提供人因照明。
图1 台达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照明打造“以人为本”的健康光环境
“在对的时间提供适当的光,是对人们健康有正面效益,才能真的让人在该休息的时候得到充分的休息,在需要专注工作时有足够的精神。”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与光电系统研究所项目副理姜雅惠分享到人因照明对于健康的影响。
光不只可提供视觉色彩与明暗感知,光也提供人们的非成像(non-image forming, NIF)视觉系统,负责调节生理昼夜周期,影响日间松果体分泌及夜间褪黑激素(melatonin)分泌。人类自古以来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理节律随日光而调整,白天需要高强度刺激,夜间避开高强度、高色温或高生理刺激光环境,才不会因光影响体内褪黑激素分泌。随着夜间人工照明需求日增,夜晚不当光环境也影响人类生理健康。参考文献数据,夜间人造光普及城市,人们出现文明病比例较高,例如昼夜节律紊乱、睡眠障碍,甚至女性罹患乳癌的比例也相对高。
姜雅惠解释,光对生理节律影响因子包含光强度、波长与接触光时间点,目前常见LED人工光可调控光强度及色温,此LED人工照明虽可依据生理节律调整光参数,但有时无法同时满足光生理与心理双重需求。依据国际照明标准委员会发布CIE S 026标准,影响生理节律的频谱主波段为480nm蓝光,因此如何调控夜间照明光环境此中的蓝光比例,将是影响生理健康的重要因子。
姜雅惠建议,若要精准调整符合生理节律的人工光环境,可藉由“同色温不同生理刺激”的人工光谱调控,满足白天及夜间不同光频谱的照明需求,减少干扰褪黑激素分泌的夜间照明光环境,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不同光谱对于人们生理有不同的刺激,CIE S 026标准定义出影响昼夜节律作用因子(circadian action factor; CAF),当CAF值越高,越会抑制人体褪黑激素的产生,让人清醒;反之,低CAF值则会避免光源过度抑制褪黑激素分泌,调节昼夜节律。
在健康照明成为新一代LED应用趋势的带动下,根据不同场域、人们工作需求等,可打造出相对应的光环境。以上班族为例,长时间待在以白光照明为主的办公室,可利用调整光的同色异谱波长来提高或降低 CAF 值,以模仿自然光的昼夜节律。例如在适合工作的高色温照明下,早上提高 CAF 值,让工作更加有效率,过了中午后逐渐降低 CAF 值,兼顾工作绩效高色温照明并符合人体生理时钟需求。
工研院人因照明实验室专家分享,健康照明也适用于需轮值的场域。例如在医院护理站值中班的护理人员通常是在晚上12点下班,回到家就需要休息,因此下班前的两个小时护理站照明要转为提供低CAF值白光照明,避免因不当人工照明影响夜间褪黑激素分泌。反之,在需要精神专注的工作时段,则需要CAF值高的白光,保持清醒工作,增加工作效率。
在赡养中心,因老年人的眼睛对蓝光的刺激接受度较低,容易造成白天蓝光接受不足的状况而影响生理时钟,到了傍晚容易打瞌睡、晚上睡不着等。因此利用可调控照明技术,在白天时利用高色温、高照度的灯具,改善老年人生理节律、提升睡眠质量。
光不仅提供视觉功能的需求还会影响健康,要营造安全舒适健康的光环境,随着昼夜节律之于人们健康的重要性逐渐受到重视,LED产业界也开始推出相对应的产品。姜雅惠指出,健康照明产品在规格上因为要提供一样的亮度照明且提供不同生理刺激的光源,成本上相对较高,加上在标榜健康为前提,相关的认证如FDA,对于产业来说更需要资金与时间的投资。预期未来在相关法规的推波助澜下,例如健康照明标准、IWBI的WELL标准推动下,健康照明会是新一波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