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没有以前那么好过了。
这恐怕是眼下多数电气企业的无奈心声。多年来,我国电气工业维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一批大中型企业脱颖而出。然而,伴随着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融资成本的不断高涨,电气企业利润普遍下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此前,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发布的《2011年上半年电工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电工行业总体保持产销量快速增长的态势,进出口贸易增幅显着,但由于行业内人工、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导致利润增幅逐月下滑。
即使身处资本市场,多数电气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并不尽如人意。资料显示,2011年上半年,A股电气设备行业的113家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566亿元,同比增长10.41%,实现净利润106亿元,同比降低7.76%。行业上市公司总体毛利率20.00%,较上年同期下降了约0.74个百分点。
产销两旺,利润却不升反降——这已成为阻碍多数电气企业持续发展的拦路虎。从全局来看,也势必对整个电气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伴随着电气上市公司2011年上半年报的披露,电气企业上半年的财务逐渐浮出水面。利润下滑、成本飙升,再次成为行业最为沉重的话题。不仅中小型电气企业的利润出现下滑,即使是国内龙头企业也未曾摆脱利润大幅下滑的噩梦。
8月5日,平高电气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今年1~6月,平高电气实现营业收入6.82亿元,同比减少32.52%;净利润仅为125万元,同比下降98.5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东的净利润92万元,同比下降98.92%。
“以价格竞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加之主要原材料价格攀升,人工成本价格居高不下,公司成本压力巨大,经营风险加大,经营效果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性。”无独有偶,中国西电集团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50.8 亿元,同比降低 23.7%;实现利润总额0.7亿元,同比降低89%。
利润下滑已成为业界的普遍现状。“近两年,行业的产能扩张了二成以上,但多数企业的利润较此前却出现了明显下滑,利润下滑20%~30%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重大装备办公室副主任呼淑清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透露,市场需求下降、竞争加剧、产品价格跳水、企业经营成本大幅度提高是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因素。
成本飙升
“同2008年金融危机没活儿可干的状况相比,现在的形势是企业可以接到订单,但是经营利润相比去年却在持续下降。”江苏某电气制造企业负责人曾不禁感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数据显示,事实上早在2005年,国内电力设备制造行业整体毛利率已经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以变压器行业来说,10年前其平均利润率为22%,而目前大概只有5%~6%。
然而,同利润下滑呈现明显对比的却是设备行业景气度的持续看好。中国电器工业协会《2011年上半年电工行业经济运行分析》中显示,2011年电工行业上半年产销增幅都在31%左右,快速增长特征明显。1~6月,工业总产值20372.21亿元,同比增长31.40%,工业销售产值19724.33亿元,同比增长31.05%。
缘何产销两旺,利润却持续下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部分企业认为,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工人工资、铜铁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成为企业经营利润下滑的重要动因。
众所周知,在我国电气工业中,多数领域属于原材料密集型产品,对于钢材、铜、铝等原材料的需求量极大,其中铝、铜、硅钢片等原材料在低压电器、电线电缆、变压器、中小型电机等基础电工产品的成本构成中占有很大比重。例如,在电线电缆产品中,原材料占全部成本的80%以上;在变压器产品中,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也超过了70%。因此,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会极大增加产品成本,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利润。
同时,由于大型设备都是提前签订生产合同并约定价格,生产企业只能依据合同开工生产,同时保证按期交货,产品价格几乎不可能提高。上下游的双重压力同时挤压处于中间环节的电工行业,最终导致了电工行业 “有市无价”,身处虽然产销旺盛、但利润率下滑的尴尬局面。
以铜价为例,上海期货交易所2010年6月的加权平均价是53077元/吨,今年6月是67700元/吨,上涨了27.5%;此外冷轧硅钢价格,以武钢产30Q130牌号为例,2010年6月为19800元/吨,今年6月22000元/吨,上涨11.1%。
据业内人士计算,国内硅钢涨价10%,将使变压器成本提高3.8%;铜、铝涨价15%,对变压器的成本影响分别为4.2%与4.5%。加上能源价格,运输费用以及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推动了企业成本的进一步增加。
“国内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决定了我国事实上的‘通胀’形势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不会缓解。电工行业的原材料价格会越涨越高,虽然偶有回落,但原材料持续涨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北京三联变压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宗昌表示,目前企业应对原材料涨价压力没有什么高招,惟一的做法就是减少自己的利润。他说,在原材料猛涨的形势下,能够维持的厂商就是胜利者。
此外,人工成本的增加也导致企业资金缺口的加大。近年来,由于产业梯度转移、新生劳动力就业观转变以及企业所在地生活费用上升等因素,引发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严重用工荒,使企业必须用大幅度增加工资的方式才能把人留住,造成企业劳动力成本大涨。据统计,今年,我国企业最低工资平均上涨了26%,工人工资普遍上涨了15%~20%。
“为了能更好地留住工人,企业现在纷纷提高福利待遇,这也进一步摊薄了原本微薄的利润。”据长江电气集团总裁薛文锋介绍,该公司一名计件工人的工资从去年上半年的2100~2200元/月,涨到了目前的2600~2700元/月,保险费和加班补贴等费用也比去年有所提升。薛文锋测算了一下,杂七杂八的用工成本加起来,比去年同期上升了约30%。“其实我们今年上半年的整体销售情况不错,总产值同比上升了30%,但利润却同比下降了5%。”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介绍,除了上述问题之外,截至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新增信贷额减少了486亿元,但是包括电气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户数却增加了两万户。“僧多粥少”的局面继续延续,导致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减少,利息上升,企业的融资成本再一次被推高。
赔本赚吆喝
要想从上述困境中走出来,表面上答案似乎也非常简单——面对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融资成本提高,企业能否通过产品涨价的方式转嫁成本压力?
然而,对于电力设备制造行业而言,产品销售价格却难以合理提升。其实早在2005年,面对日益飙升的原材料价格,国内145家变压器企业就曾聚首贵阳,意在形成“价格同盟”,宣布从当年4月1日起,变压器产品价格全面上调,最高上调30%。
不过,这个被业界广泛关注的“价格同盟”却在不久之后消无声息的瓦解了。据知情人士透露,变压器价格同盟的瓦解是由于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型变压器企业首先撕毁协议,率先在用户招标中压低产品价格。
“伴随着近年行业部分领域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压价竞销的情况相当普遍,已有部分电力设备制造企业亏损严重。”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在此过程中,用户部门在电力设备招标中实行的最低价中标原则,无疑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现在的最低价中标原则是值得商榷的。用户选择物美价廉的产品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一味的追求最低价,只能扰乱设备市场的竞争秩序,企业为了中标不惜一再压低价格,产品的质量也很难保证。你能想象一场招标下来,最后产品中标价仅是原材料价格?!但在一些国家重点工程中,部分企业为了业绩,即便是这样‘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很多企业仍然蜂拥而至。”国内某龙头输变电企业负责人向记者抱怨。
目前,我国《招标投标法》的立法本意和基本原则是合理低价中标,其中明确规定中标者应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对于低于成本价的投标竞争,我国法律法规还有一系列禁止性规定。
对此,部分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电力设备领域招投标中,虽然低于成本价的投标竞争并不多见,但由于近年来企业数量众多,一些中小型企业在参与竞标时经常压低产品价格,即使这些企业最后未能如愿中标,却也扰乱了整个价格体系,导致最后中标企业很难再具有合理的利润空间。
“产品价格被压低后,下次同类设备再进行招标时,部分企业为了中标,不得不在原有基础上再次压低产品售价,这也是导致电力设备行业,特别是部分输变电领域企业利润率持续下滑的又一重要因素。”上述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不过,在呼淑清看来,低价中标无疑是导致行业利润下滑的因素之一,但多年来行业内由盲目投资带来的产能过剩、业内的无序竞争才是更值得业界警醒的问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一方面由于投资门槛低,致使大批企业涌入,造成行业内的企业过多过滥。据了解,目前仅电力变压器的生产企业保守估计就超过千家,电线电缆行业内的大小企业更是达到近万家之多。生产能力超出了市场需求,产能出现了严重过剩。
另一方面,由于门槛低,不仅使行业的集中度越来越低,而且使一部分根本不具备生产能力、质量控制和检测等必要手段是作坊式的企业得以混迹于行业之中,成为假冒伪劣、粗制滥造、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产品的产生源头,并凭借压低销售价格等手段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加剧了行业内的无序竞争,也最终导致了行业利润率的下降。
市场收紧
多年来,电力设备行业属于靠投资拉动的产业之一。然而,随着国家重点大型项目的逐步落实,投资放缓也逐渐影响到电力设备企业,其实不乏几家大型龙头企业。
根据特变电工披露的2011年上半年报信息显示,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2.22%,同比减少0.40个百分点,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加剧,且主要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宽幅波动,公司经营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其中,变压器营收下降较快。今年上半年,特变电工变压器实现营业收入43.40亿元,同比下降14.25%,主要系电力投资放缓、市场竞争激烈所致。毛利率为26.83%,同比下降1.46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输变电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波动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