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要克服诸多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最可行的方式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离不开自动化。中国的制造业又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实现自动化也比较容易。但当前中国只有28%的工厂采用了数字化控制,与日本83%的比例相差甚远。
近日,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展望2060:远期增长的全球视野》指出,中国可能最早会在2016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从产品种类和数量上看,确实如此。比如2010年中国生产的空调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手机占70%,计算机占68%,冰箱占65%等等。至于粗钢、水泥、化纤和玻璃等初级工业制品产量就不胜枚举了,光伏、风机等新兴高端产品产量也数一数二。“世界工厂”不仅产量巨大,而且覆盖了产业链的高中低所有环节,并深度进入欧美企业和家庭。超越美国,似乎指日可待。
但据《2011年中国有效专利年度报告》披露,2011年仅日本在华有效发明专利就达15.314万件,占中国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近四分之一。很多专利技术已成为我国企业无法逾越的门槛,不得不交纳昂贵的专利费用。事实上,不仅仅是日企,几乎所有的外企都在中国进行大规模专利布局,不断从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上“输血”。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垄断,三星被处罚就是一例。
当然,外企的作用不可否认。外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管理革新,也确实激活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但时至今日,外企早已蜕变成大小通吃的“鳄鱼”,不仅要获取产业链的高额利润,还要全面控制技术、市场和人才等稀缺资源,继而削弱甚至消灭中国本土品牌。有报告显示: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有三分之二依靠进口,其中光纤制造设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依赖进口。2011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高达1702亿美元,仅次于原油进口(1966.6亿美元)排列第二。在国内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对其中的21个产业拥有资产控制权,每个已经开放产业的前5名几乎都由外资控制。
回顾这30年来,中国在加速利用外资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全方位地“被利用”:外企一是利用中国低廉的生产要素和优惠的政策便利,追求高额利润;二是利用“世界工厂”的产业集群比较优势形成生产基地,占领、控制国际市场;三是扼杀中国的民族品牌,意图蚕食、割据中国市场。近来外企还在华大量建设研发基地,大量招聘国内优秀人才,进而实现制造、研发的本土化和一体化。当然,这些基地的核心研究人员还是基本来自海外,并对其技术专利秘诀进行严密的控制与保护。
由此看来,外企事实上已对中国的科技研发和升级创新产生了一种挤出效应,而非技术扩散或溢出效应。譬如新兴的卫星导航产业。目前中国从业单位约2500家,就业人数超20万人,投资规模达500亿元,但从事国产北斗导航系统产业化的企业却廖若晨星。
其实,“中国制造”只是经常因为贸易需要被片面夸大或神化了。世界银行指出,当前中美经济的质量水平和总体规模,仍存在不小的差距。2010年美国制造业产出仅小于中国0.4%(占世界制造业总产值的19.4%),但美国制造业从业人员只有1150万人,而中国制造业则为1亿人;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总量之比为13%,中国则近30%;单位GDP能耗则是美国的3倍,资源绩效居世界59个主要国家的倒数第6位。另据中国海关统计,2011年外资企业出口占全国出口的52.4%,其中美资企业又占约60%。2016年取代美国,极有可能又是OECD任意涂抹的一张“大饼”。
如果再不加以改变,中国制造业不仅难以实现整体升级,还会面临日益严重的“产业空洞化”。那该如何改变呢?当然要加强研发,同时也要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等,但最关键的还是要正确认识国情。以手表为例,这几乎是瑞士制造的代名词。一块劳力士表中有100余个非核心零件产自珠三角,其余的二三十个核心零件产自瑞士本土,但中国手表品牌却在国际上默默无闻。这反映了一个严酷的现实:中国是世界工厂,却经常沦为加工以及粗糙零件的供应商。如果就此奢谈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等宏大命题,无疑远水解不了近渴,当务之急应是提高中国制造工艺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而自动化无疑是有效途径。对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要克服诸多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最可行的方式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也离不开自动化。中国的制造业又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实现自动化也比较容易。但当前中国只有28%的工厂采用了数字化控制,与日本83%的比例相差甚远。
当然很多中国企业也在不断进步。华为、联想,长城汽车和中联重科就是很好的例子。2012年全国汽车和工程机械市场普遍低迷,但长城汽车2012年1~10月共销售汽车49.29万辆,同比增长28.8%,位居自主品牌第一。长城汽车非常重视生产自动化,为每一个新工厂都添置了先进设备,有的工厂使用了近百条机械手臂。中联重科201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1亿元,同比增长17.77%,其起重机焊接也普遍采用了机器人。外资企业如富士康等,考虑到人力成本等因素,也准备大量使用机器人。有消息显示,2011年中国使用工业机器人22600台,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但硬件配置只是自动化建设的一个方面,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匹配,自动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企业当然愿意采用生产技术信息化、生产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信息化等高科技手段,藉此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实际操作中问题多、进展慢,主要表现为:信息化建设成本太高,中小企业难以承担;资金投入偏少,重“硬件”轻“软件”维护;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生产“两张皮”,推进速度慢、范围小、难以深入;信息化基本应用于单一领域,“信息化孤岛”广泛存在;制造服务业发展不够,缺少带动性强的示范项目。在某种程度上,两化融合应该是指“自动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因为低水平的工业化往往没有信息化需求。
当然,中小企业对此无需望洋兴叹,依然可以通过外部途径来提高局部的自动化水平。中小企业可通过外协配套或联合成立机械加工中心,引进高技术装备,通过完善加工手段、改进制造工艺,提高产品品质,降低设备购置和使用成本。这样做虽然进程稍显缓慢,但一定会有好的成效。罗马不是一夜建成的,政府和企业除努力之外,还得多点耐心,多点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