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工业行业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时间节点,智能化的升级浪潮已开始冲击工业制造的各个领域。面对着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和产业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工厂正在寻求通过工业数字化转型进行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依托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众多新技术,从数据和信息的互联中挖掘出无穷的潜能。
软件定义未来,担纲工业数字化转型载体
针对这一趋势,11月6日,在以“智能互联?数据价值”为主题的2017MM现代制造?新自动化论坛上,来自施耐德电气、ABB、贝加莱、罗克韦尔自动化、新松机器人等工业自动化、数字化领域的众多厂商代表各抒己见,共同描绘出了高效、智能、安全的未来数字化工厂图景及其实现路径。
随着“软件定义未来”成为现实,在数字化工厂的构建过程中,软件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全球能效管理与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领导者施耐德电气认为,今后智能制造的实现将以工业软件作为核心,并将其作为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载体。在本届会议上,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工业事业部软件业务负责人崔静怡就分享了依托工业软件赋能数字化工业未来的愿景。
崔静怡谈到,当前国际上的工业和商业都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来自商品价格、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行业合规性、劳动力变迁以及安全方面的挑战,使企业日益面临运营的不确定性风险。而结合了云技术、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增强现实等新技术的软件解决方案,正在成为企业化解挑战、走向数字化卓越运营的利器。
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工业事业部软件业务负责人崔静怡发表主题演讲
聚焦资产与运营,打通全生命周期价值
近年来,施耐德电气基于对“软件定义未来”趋势和行业用户需求变化的深刻洞察,已经持续多年发力其软件业务能力,并将软件作为未来最重要的战略重心之一。当前,施耐德电气工业软件在其基于物联网的EcoStruxureTM平台与架构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其应用领域更是涉及到了整个工业领域的方方面面。
崔静怡指出,要解决企业的核心问题,关键是利用工业软件平台,助其在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做到价值最大化,这覆盖了资产生命周期和运营生命周期这两个维度。从资产生命周期的维度来看,用户需要考虑如何做出最优的资产投资,如何优化资产的设计,运营,保证资产的可靠安全高效的运转;而在运营生命周期的维度,则要考虑在市场环境下如何进行最优的生产计划,如何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如何形成端到端的供应链管理,同时在生产操作方面,如何在法律法规的要求之下进行高效合规的生产。
以往谈到软件平台的概念,很多人只会优先关注其连接性,即软件和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以及对数据的储存等功能。但无论在这些方面的功能多么强大,信息如果不能加以有效的管理、利用和分析,就很难带来真正的价值。
所以,在考虑工业软件平台的设计和研发时,施耐德电气关注的是如何把经验和技术融入软件,和业务形成无缝融合,并打破各个业务运行环境的分离和隔阂,最终通过信息的有效传递、管理和利用,为企业带来价值。此外,还要考虑平台技术底层技术的集成,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
持续进化软件创新力,加速赋能数字化未来
崔静怡指出,在通过软件形成价值的过程中,有三个关键的要素。首先是互操作性,即整个价值链的一个环节采用和部署的技术,能够在其他环节无缝的加以使用;其次是在资产生命周期的维度上,采用统一的资产模型;最后,则是通过一整套统一的、强大的分析工具,对信息进行处理及可视化的展示和体验。
通过整合了以上要素的工业软件平台,施耐德电气可以覆盖用户项目中的实时信息控制和管理、工程设计、资产性能管理、计划和调度、运营管理和优化等各个环节,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实现资产生命周期和运营生命周期的价值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还整合了施耐德电气一系列的先进技术,例如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态势感知、虚拟增强现实等,以实现用户价值和体验的持续改善。
崔静怡谈到,未来施耐德电气在软件领域还将进一步结合在人工智能方向上的研发,进一步扩展工业软件的能力和智慧,从实时分析、历史分析、预测性分析乃至具有判断力的分析这四个层级进行增强;而在数字化生态协作的层面上,施耐德电气还将联合更广泛的合作伙伴和开发者,打造创新、开放的“应用集市”模式。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施耐德电气工业软件平台将为越来越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加速赋能数字化工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