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和机器人需要共享工作空间时,安全问题至为关键。在实践中,这就意味着需要逐一对每个应用进行审查。
很少有机器能像机器人那样吸引人类的想象力。机器人被视为机器中的完美典范,因为在可执行工作的多样性和范围上,它们都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工业机器人是20世纪下半叶的发明: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乔治?德沃尔 (George Devol) 通过“可编程物品输送器”专利设计宣告这一纪元即将来临。1961年,首个机器人Unimate在通用汽车的生产线上问世。为了保护工人,当时采取的做法是将人员和机器严格隔离。该机器人预计用于替代工人,在执行任务时始终封闭在小隔间内。机器人配有单独的工作空间,人机之间没有任何直接交互:在超过50年的时间里,这些原则都没有改变。这些机器人应用并没有实现科幻小说描述的人机共享同一个工作或生活空间的景象。
共享工作空间
通过新的类型的机器人——即协同机器人,这一切都已经改变。“协同机器人”一词系从“协作”和“机器人”这两个词缩略而成。与以往的合作形式不同,在人机协作 (HRC) 状态下,人类和机器人共享同一个工作空间。这就将机器的长处和优势(例如可靠性、耐用性和重复精度)与人类的长处(例如机敏、灵活和决策能力)结合起来。在这种人机协作状态下,人类和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均有重叠。轻型机器人的人机协助能力达到移动大约10千克负荷的水平。作为服务机器人,它们预计能在体力繁重或单调无聊的任务上“为人类提供帮助”。典型使用场景为不同生产步骤之间的拾放应用和装卸操作或生产线追踪应用,即机器人必须精确追踪指定轨线的应用(例如在跟踪轮廓线或联结任务时)
规范依据已就绪
人机协作应用提出了一套新的安全要求。“传统的”封闭式机器人应用和人机协作之间最为显著的差异在于,机器和人类之间真正有可能发生碰撞,但是这些碰撞不得使人员受伤。共存而不发生受伤情况的先决条件一方面包括更加可靠的控制系统和机器人自身配备的智能动态传感器。换言之,发生碰撞时,机器人可以感知到。另一方面,可靠的安全标准需以规范性依据的方式就绪。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ISO/TS 15066技术规范“机器人和机器人设备 -- 协同工业机器人”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作为该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成员,皮尔磁积极参与确定这一工业环境中人机协作的开创性标准。
成果是CE标记
机器人制造商同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根据法律,必须执行CE标记合格评估程序。附上CE标记即确认机器人应用满足所有必要的健康和安全要求。机器人应用基本“风险评估”的挑战在于,人与机器的单独工作区域之间的界限已不复存在。除了机器人造成的危险,人的运动也需要纳入考虑。但是人在运动时的速度、转折或他人的突然到来并非总是可以计算。然后便是“安全概念”和“安全设计”,包括部件的选择。通常是互连的智能传感器的组合,以及从最初就实现必要的动态工作过程的控制系统。然后在风险评估中记录,并在“系统集成”步骤实施选定的安全措施。在此之后是“验证”,再次对之前的步骤进行彻底检查。覆盖实践中所有可能的安全情形的终极安全机器人或终极安全传感器技术尚未实现。对安全技术的需求总是依赖于各个应用。仅可安全地机器人单元只能在机器人、工具和工件,以及随附机械(例如输送机技术)构成的整体环境下实现。在实践中,这就意味着每一个应用都需要进行单独的安全评估。
“这里会痛吗”
ISO/TS 15066技术规范的附件对身体部位模型进行了说明。对于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例如头、手、臂或腿),其指出了具体的碰撞限值。人和机器人接触期间,如果应用始终处在这些限值之内,则说明符合标准。在实践中使用这些疼痛阈值对人机协作的安全性进行验证。皮尔磁已开发了碰撞测量装置,可对力和速度进行计量,并已在自动化工程中成功地对其进行了测试。
配有弹簧和随附的传感器,与机器人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力可以精确记录,并与ISO/TS 15066规范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