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即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阅读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
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由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在自动化行业,特别是流水线控制系统中,条码读写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设备,一般用于流水线产品的标识,以便于和上位机控制数据系统交互数据。然而光电式的读写器一次只能对一个条码标签进行读写,对于同时处理一批产品就显得捉襟见肘了。采用RFID设备就很好的解决了该问题,但是其与上位机的接口相对于光电式的读写器,就显得复杂一些了。
在项目应用之前,首先选定好某种厂家和型号的RFID设备,搭建好硬件的架构。然后根据厂家提供的通讯协议和开发资源等来开发和紫金桥组态软件的接口,即驱动程序。由于一次读取多个标签,设计驱动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几点:
1)RFID设备的读取模式设置:模式一般有立即通知、定时通知、增加通知和变化通知,视设备和上位机的具体情况而定;
2)标签读取的控制:由于读取一批标签需要一定时间,并且跟位置有关,故标签读取的开始和结束最好能控制,以避免以免少读或误读;
3)数据库点的连接方案:标签内容是一串字符串,宜用数据库点的DESC参数来接收数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义一批点来同时接收标签内容,用一个点来计数,对于读取到少于或者多于定义点数目的标签,需要有处理方案;最后需要有标签的数据的清空标识
将驱动文件夹例如“MET_RFID”和相关库文件复制到紫金桥的驱动程序安装目录“RealInfo\IO Servers”中,然后在该文件夹内复制一个驱动框架执行程序(例如:IoScan.exe)改名为该复制文件夹的名称如MET_RFID.exe,重启开发系统即可。
随后运行紫金桥开发系统,展开“数据库”选项卡,设备驱动所在目录如“RFID”,如下图所示:
双击定义设备:
在点组态中根据需要建立一组标签内容读取的点,以及读取的开始结束、标签接收个数、清空等控制点:
在读取到标签之后,需要对标签内容进行处理、分析、保存等,建议使用紫金桥组态软件6.5版本已经优化的数组功能,例如:
1)定义数组:在view中定义一个间接变量如“arrRFID”,作为数组使用
2)数组初始化:在应用脚本的“进入程序”中对该数组初始化并指向需要读取的条码
这样,在程序中直接对数组arrRFID的操作即是对着一组标签内容的操作,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