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制造的浪潮下,制造企业在工业自动化基础上提升生产制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通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如今,智能化改造的广泛市场需求,催生了大批智能化改造工程服务公司、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供应商,在我国智能制造的推进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控技术深耕流程工业20余年,始终致力于满足流程工业的产业数字化需求,目前已形成了覆盖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软件、行业解决方案、仪器仪表及线上线下服务等较为完善的“工业3.0+4.0”产品及解决方案架构,成长为国内领先的流程工业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据中控技术2022年中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聚焦制造企业客户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需求,实现营业收入达26.67亿元,同比增长45.50%,半年报业绩超市场预期。
近日,中控技术高级副总裁俞海斌接受了媒体采访,从行业数智升级、产业趋势以及公司未来发展、智能制造新机遇等角度带来了众多干货分享。
以下为访谈内容:
1、近年,中控技术提出面向流程工业“工业3.0+4.0”的需求,致力于成为流程工业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您认为中控技术提出这一定位的出发点是什么?在确立新的公司定位中,中控技术的底气来自哪里?
中控技术发展至今已20余年,但是这个行业里很多人仍然认为中控技术只是提供DCS控制系统的厂家。这两年我们基于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全方位的开展业务升级和战略转型工作。从2021年开始,中控技术进行了二次创业转型升级,凝练了新的核心价值观——“客户成功,奋斗创新,敬业诚信,追求卓越”。现在,中控技术提供的是硬件加软件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产品也更加多样化。
对企业而言,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及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流程工业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成本和经营压力。我曾经与一家大型炼油石化企业的总经理交流过,他希望我们给他们提供一个在低负荷、中负荷的时候就能保证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的方案。从设计流程的角度,一定是运行满负荷时的安全稳定性最好,经济指标也是最优的,但现在我们原料价格、成品价格、竞争格局发生太大的变化,有时候开得越多、亏损得越多。所以我们现在需要进行更多的调整。供给侧改革、“双碳”等政策,正在倒逼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精益生产、智能制造,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对中控技术而言,原来我们只需要提供控制系统,保证基础自动化安全稳定的运行就可以了,但现在不是。在基础自动化的层面上,我们还需要通过很多的工业软件,对装置进行优化,把原来由人操作的部分尽可能地让机器去操作,除了正常的运行以外,升降负荷、开停车等复杂的回路也能够让机器自动控制。这也是中控创始人褚健教授提出的,要求中控技术从以硬件为核心的“工业3.0”产品供应商向覆盖“工业3.0+4.0”的“流程工业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通过软件的力量,使整个行业的自动化达到更高的水平,助力客户实现安全、环保、提质、降本、增效等目标。
“中控技术的底气来自哪里?”是个很好的问题。事实上,中控技术成长的DNA就决定了我们有这样发展的基础。在近20余年的发展中,我们一直主攻流程行业,尽管很多的专家、客户认为离散行业的市场更大,但褚老师和我们管理团队一直认为,我们要把流程行业做深、做透,所以这么多年中控技术一直深耕在石油、化工等流程行业。20余年的创业历程,中控技术从一家只有几个人的创业团队,现在已经发展到5000多人的规模,服务的流程工业企业客户达到了两万六千余家,并承担了国内外一系列具有业内影响力、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项目。这其中,包括中石化、中石油、中化、华谊、万华、浙石化、桐昆、恒力、力勤、三宁等等一大批非常优秀的国内企业及沙特阿美、巴斯夫、科思创、壳牌、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泰国国家石油公司等众多大型国际企业。这些大型项目,让我们在产品研发、项目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非常多的提升。
其次,我们还建立了完善的营销及服务体系。中控技术面向工业解决方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出PLANTMATE?服务品牌,打造了“5S店+S2B平台”服务模式,已经建成遍布全国的150多家5S店,未来两年,我们会开到300家5S店,做到化工园区全覆盖。这种类似于汽车4S店一样的方式,把我们技术服务人员布到下游客户的身边,再加上S2B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模式,使得我们能更快响应客户备品备件、增值服务等各种需求。从以前被动地满足客户需求到现在主动地去预知客户地需求,发现客户的问题,为客户提供针对性非常强的解决方案,再配置我们的硬软件产品和合作生态伙伴的产品,形成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最终我们将会形成行业、区域、产品交叉覆盖的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
第三,我们有强大的产品线。中控技术深耕集散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网络化混合控制系统等自动化控制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大力布局和发展工业软件、行业解决方案、仪器仪表等产品,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业3.0+4.0”产品及解决方案架构。今年7月,中控技术推出了新一代智能运行管理与控制(i-OMC)系统,这是一个从0到1的系统,在基于传统集散控制系统功能之上,深度融合工厂操作系统、工业AIoT、先进工业网络、智能优化、模型预测等技术优势,致力于实现流程工业从自动化到智能自主化运行的重大创新和升级。因此,i-OMC也受到了非常多客户的欢迎,也成为了中控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一个具有强劲动力的助推器。
另外,中控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客户的长期支持和信任。在部分核心产品上,中控技术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根据统计,2021年度,公司核心产品集散控制系统(DCS)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3.8%,连续十一年蝉联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名。其中 2021年,公司在化工、石化、建材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一。核心工业软件——先进控制软件(APC)在2021年度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8.6%,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排名第一。归根到底,这是因为广大客户对我们的大力支持,这非常重要。其实,对于我们的下游客户来讲,他们都面临着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情况,他们的装置都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复杂的大型装置。特别是在我们的产品刚刚推出市场的时候,这些企业能够信任我们,使用我们的产品,对我们而言是莫大的鼓励。
2、中控技术的核心产品都应用在哪些行业?当前,流程工业正经历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大趋势、大变革。中控技术是如何赋能流程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
近年来,中控技术坚持自主创新,核心产品主要聚焦于流程工业的痛点和热点,产品和解决方案广泛应用在油气、石化、化工、电力、制药、冶金、建材、造纸、新材料、新能源、食品等行业领域,覆盖了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中控技术以“5T技术”(AT+IT+PT+OT+ET)、“工厂操作系统+工业APP”和“5S店+S2B平台”助力流程工业数智化建设。
第一,“5T技术”。5T就是AT(自动化技术,Automation Technology)、IT(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PT(工艺技术,Process Technology)、OT(运营技术,Operation Technology)和ET(设备技术,Equipment Technology)。互联网行业往往强调IT+OT,但是这还不足以完全体现流程行业的特点,我们认为,只有实现了这5个“T”的结合,才能针对流程行业企业不断变更的场景化的需求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二,“工厂操作系统+工业APP”。我们在推广和拓展工业软件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或者成长的烦恼,为了符合个性化的需求,过去的模式往往是需要重人力投入的定制化解决方案。那么如何推进新的模式呢?不断的场景化、角色化的需求是客户提出的工业软件或者解决方案所需要满足的特点,“工厂操作系统+工业APP”的技术则能够很好地以这种标准化的平台、标准化的模块或者标准化的组件去搭建个性化的不同场景的解决方案。
第三,“5S店+S2B平台”。这种商业模式可以更好地接近下游客户,与他们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除了这三大核心战略,我们也积极推进工业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新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研究和工程探索;积极探索数据驱动的工业典型装置、装备低碳节能技术及相关应用;提高工业设备智能化程度和工业生产安全性,进一步打造先进自动化工厂、数字孪生工厂、少人化无人化工厂、卓越运营工厂的整体解决方案。
i-OMC系统就是中控技术持续探索的重要产物,其技术突破在某化工企业进行示范阶段期间,帮助客户实现了操作频次下降90%以上,生产平稳率达到99%以上,大部分装置自控率达到了100%;并帮助某企业的离子膜烧碱项目实现全自动及黑屏操作、一键启停烧碱装置等,定员由120人减少到40人以下,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少人化、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等需求。
3、在整个的流程工业行业中,在推进国产化的过程中,您认为行业中存在怎样的痛点或难点?
现在企业面临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存在的难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安全,安全是红线。现在安全事故数量还是非常多的,因为中国发展的速度很快,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有很多的工作事实上是在并行操作。一些保密企业对于安全的要求尤为严格,由于各方面原因,他们的进度安排又会非常紧,所以很多时候设备、仪表、控制系统,以及整个工作都是并行在开展的,这种情况下保证安全的生产就更加重要。这也是现在更多的企业在推进少人化、无人化的原因,这个机器能够替代人的工作越多,企业就越安全。
第二是环保。现在“3060”目标对于环保的要求其实也给到客户很大的约束,同时企业自身也需要节约能源、提升经济效益。目前,中控技术专门设立了工业节能部门,并不断扩充团队,并把资源、能力、技术赋能到这个团队,帮助用户更好的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当然还有我们所熟知的提升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等等提升企业可持续的核心竞争能力等方面的目标。
4、中控技术近四年在研发上投入的资金均超过总营收的10%以上,2021年中控技术的研发投入达4.97亿元,同比提升37.19%,占营收的比重达到10.99%。这么高比例的研发投入主要用在了哪些方面?公司下一步的战略规划是怎样的?
中控技术始终坚持通过自主创新打破技术壁垒、打造核心能力。我们既有针对核心产品的创新,也有个性化解决方案的创新,同时我们也在通过开放的平台构建我们的生态,进行联合创新。最近四年,我们在研发上的投入都占到我们营收的10%-11%,褚老师和我们高管团队的意见是非常一致的,我们认为,中控技术作为一家技术公司,技术是最关键的。
目前,中控技术主要的研发投入运用在研发平台建设上。中控技术建立了控制系统、工业软件和仪器仪表三大技术平台,以及控制系统热冗余的高可靠性设计技术等八大类核心技术,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
在研发人才方面,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人才队伍,形成了市场调研、需求分析、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生产制造、产品测试、系统集成的人才梯队。截至 2021年12月末,公司研发人员,占全部员工数量的 34.21%,其中核心技术人员在公司任职均超过15 年。
在研发投入方面,公司 2021年度研发投入近5亿元,较 2020 年度增加 37.19%,占 2021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99%,持续的研发投入为公司研发创新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研发场地方面,公司现有科研场地5000余平方米,建立了成熟的软件分中心、硬件分中心、可靠性测试部等研发测试部门,配备了国内外大量先进的测试设备;拥有可靠性寿命实验室、工业通讯与网络实验室、信息集成与工厂建模实验室、工控安全实验室等系列专业实验室,并建设完成智能制造实验室,实现对流程制造环境模拟仿真验证。
未来,中控技术将坚持以双轮驱动推动范式迁移,深耕流程工业,技术创新和客户需求相结合,持续发力、统筹推进,最终实现公司战略发展范式迁移。
5、中控技术如何能够在激烈竞争的DCS、SIS市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又能够成功打造出自己新的增长曲线,构建未来“增长极”?
最关键的是中控技术始终紧密围绕客户的需求。
从发展曲线的角度,第一个阶段,中控技术是以国内市场为主,打造工业自动化的相关产品,以控制系统为核心,加上一些仪器仪表、几款软件,点状地满足客户的一部分需求。
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当前阶段,我们建立起“3+1”平台。即i-OMC智能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工厂操作系统+工业APP和一项尚未公开发布的技术平台,以及“5S店+S2B”商业模式平台。全方位、多维度助力流程企业从生产过程自动化(Process Automation)到企业运营自动化(Business Automation)的演进。
第三个阶段是“5T技术”。“5T技术”理解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实践层面对我们的要求非常高。“5”既是实数又是虚数,我们希望通过5个甚至5个以上的技术解决流程行业的工业企业长期想要解决,但是光靠一、两个技术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更多专业技术人员、专家的加入,所以我们也是希望通过开放创新、平台式创新的方式,建立起我们的技术平台、产品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建立起生态,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为了实现更多的业务增长,中控技术加快国际化进程。我们将以东南亚、中东地区的流程工业用户为重点,全力拓展国际市场,为公司的业务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6、我国工业软件长期依赖进口,工业软件领域被称作“比芯片还难突破”。作为一名资深的工控行业从业者,您觉得在推动自主可控的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或企业本身,可以做些什么来共同来促进产业的发展呢?中控技术自身在工业软件方面的规划和投入是怎样的?
正如中控创始人褚老师所说的,工业4.0是由工业软件驱动的革命,工业软件不仅仅是IT产品,不是简单的软件,而是工业制造过程中的灵魂。中国工业软件市场增速领先全球,潜力巨大。但当前中国工业软件产业规模仅占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的6%,仍处于渗透率快速提升阶段。另一方面,工业软件的自主可靠,对于保证国家安全也至关重要。
从政府的角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这种支持是多方面的。有可能的话,希望央企、国企等能够带头使用国产工业软件。因为软件其实是越用越好的,国外的软件为什么好用,因为它们经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在不断迭代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使用时的经验。
从企业的角度,工业软件要做好是非常难的、要推广好就更难,流程行业的工业企业面临着极端危险的环境,因此与消费端的软件不同,工业软件的可靠性尤为重要。工业软件的软件是灵魂,但首先还是工业,所以我们要真正把工业的知识反映到软件里面。中控技术特别希望能够与更多的伙伴一起交流、开发一款款产品,通过比较方便的、低门槛的方式把工业知识转化成软件。中控技术推出的“工厂操作系统+工业APP”的方案也是想解决传统工业软件存在体系庞大、价格昂贵、开发周期长、二次开发工作量大、更新维护难、只能在本地部署等问题,通过提供开放化的平台来发展生态合作伙伴,打造全产业链工业APP库。合作伙伴开发的 APP 以及用户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开发的 APP 可以互联互通,以集成化、 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解决生产控制、生产管理、企业经营的综合问题,让企业能始终牢牢掌握自身发展工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主动权。
公司的未来,中控技术将进一步加大对工业软件的创新和研发,并将构建开放合作的生态合作关系,始终做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助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我们也希望,从用户侧到政府侧,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地推进我们国家工业软件的自立自强。
俞海斌个人简历:
俞海斌,浙江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中共党员。现任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任浙江省图灵互联网研究院理事、《自动化仪表》杂志编委、浙江省化工学会化工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俞海斌博士长期致力于国产控制系统、智能制造领域的研发及推广应用工作,参与多项重大智能工厂项目实施,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过国家科技部和发改委重点科研项目2项,获得省部级鉴定1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10余篇,在流程工业数智化提升方面具有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