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妈湾跨海通道所在的深圳市南山区及前海合作区,是深圳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随着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快速发展,区域内的交通需求急剧增加。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月亮湾大道和沿江高速的连接路段,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流量,导致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作为深圳市首条海底隧道-妈湾跨海通道连接起了南山港区的疏港货运通道,兼顾联通妈湾、赤湾与大铲湾等片区的客运交通,实现了前海片区客货分离和过境交通分流,该项目的建成不仅进一步拓宽城市发展空间,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互联互通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项目背景
妈湾跨海通道(月亮湾大道-沿江高速)工程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节点深圳前海湾,是深圳西部通道的重要轴线。本次工程内容包括新建妈湾跨海通道地下道路、大铲湾地面道路、金港大道、综合管廊、监控中心等。其中综合管廊作为海底隧道工程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妈湾跨海通道中,不仅提升了隧道的功能性和实用性,更提升了妈湾跨海通道的整体运营水平。
然而,这条海底隧道穿越了高强度的复杂岩层,位于水下40多米深处,最大水压达到5bar,岩石强度最高达193MPa。沿途的地层分布不均匀,有上软下硬、全断面硬岩等。复杂的地质条件、水压问题,安全问题和对施工精度的要求都给本次综合管廊项目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技术挑战。如何确保管廊内人员安全、提高管理效率成为该项目实施的关键问题。
针对以上项目挑战,上海兆越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无线人员定位系统凭借精准定位、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部署简单等特点为妈湾跨海大道综合管廊的项目实施构建了一套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该技术可以通过实时采集人员位置和轨迹数据,实现对管廊内人员的精准定位和管理。这不仅可以提高人员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还可以为管廊的运维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妈湾跨海大道综合管廊无线人员定位项目的实施也是响应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号召的重要举措。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可以推动管廊管理的智能化、可视化发展,为构建智慧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项目介绍
1.系统功能
● 实时定位:通过部署在管廊内的定位基站和佩戴于工作人员身上的标签,系统可以实时获取并显示每个人员的具体位置。
● 轨迹追踪:记录并回放人员移动路径,便于事后分析或应急处理时使用。
● 区域报警:设置电子围栏,当有人未经授权进入特定区域时触发警报。
● 紧急呼叫:配备紧急按钮,遇到危险情况时可一键求救,系统立即通知管理人员。
●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优化作业流程提供依据。
2.系统组成
● 定位标签
佩戴于工作人员身上,持续发送信号给定位基站。轻便耐用,具备防水防尘功能,内置电池供电。
● 定位基站
接收来自标签的信息,并将其转发至后台管理系统。覆盖范围广,安装灵活,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如Wi-Fi、Zigbee等)。
● 后台管理系统
负责数据处理、存储及展示,支持多维度查询与分析;
地图显示模块:直观展示管廊布局及人员分布。
告警管理模块:实时监控并处理各类告警事件。
数据分析模块:生成统计报告,辅助决策制定。
● 网络传输系统
采用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方式,保证低延迟和高可靠性,确保定位基站与后台管理系统之间的稳定数据传输。
3.项目拓扑
4.方案特点
(1) 工业无线AC:AP管理控制器,用于管理/配置定位AP。
(2) 室外工业无线AP:室外的AP定位热点,用于室外部署,将定位标签信号数据发送至定位服务器。
(3) WIFI定位标签:工卡型标签、支持USB充电、支持一键告警,用于定位人员随身携带。
(4) 人员定位软件系统:人员定位软件系统可对人员进行实时定位,以实时地图形式显示,可查看人员的历史活动轨迹,可设定电子围栏功能,对非法入侵行为进行告警。
产品介绍
MWP-6771A 室外型双频无线AP
● 支持IEEE 802.11a/b/g/n/ac,最大传输速率1167Mbps
● WIFI双射频设计,支持2个1000M以太网口(LAN/WAN)
● 支持路由、AP、客户端、网桥、WIFI探针等多种工作模式
● 支持信道自动选择,配合 2x2 MIMO 技术,超强的抗干扰能力
● IP67 防护等级及工业级设计,设备坚固耐用,适用于工业环境
● 220V/AC、24V/DC、12V/DC、PoE受电可选